青少年心理障碍科
时间:2025-08-30
青少年心理障碍怎么办?——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专家问答
问:什么是青少年心理障碍?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答: 青少年期(通常指12-18岁)是人生中身心发展最迅速、也最不稳定的阶段。这一时期,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同时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同、家庭期望等多重挑战,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
青少年心理障碍并非“叛逆”或“娇气”,而是一类影响情绪、行为、思维和社交功能的医学问题。常见类型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厌学、网络成瘾、进食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及早期精神心理问题等。
根据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临床观察,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包括:
这些症状若持续两周以上,并显著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就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问: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该怎么办?能否分享两个真实治疗案例?
答: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干预讲究“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家长切忌简单归因为“青春期叛逆”而忽视,也不宜过度指责。科学应对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下是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接诊的两个真实案例(为保护隐私,已做匿名处理):
案例一:小宇(化名),15岁,初三学生
小宇原本成绩优异,但进入初三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频繁请假,称“头晕、肚子痛”,但多次体检无异常。班主任反映其上课走神,作业拖延,考试成绩大幅下滑。家长起初认为是“压力大,调整一下就好”,但小宇情绪愈发低落,常把自己关在房间,甚至流露“不想活了”的念头。
家长带其至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就诊。经心理测评、临床访谈及家庭评估,医生诊断为“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团队启动“三维干预”模式:
经过两个月治疗,小宇情绪明显好转,躯体症状消失,逐步返校上课。他表示:“原来我可以不用‘完美’,也能被爱。”
案例二:欣欣(化名),13岁,初一女生
欣欣近半年来频繁照镜子,认为自己“脸太胖、鼻子太宽”,尽管体重已低于同龄人标准。她开始严格节食,拒绝摄入主食和肉类,每天进行高强度跳绳,体重持续下降,月经停止。父母劝阻无效,亲子冲突频发。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医生接诊后,结合其外貌认知扭曲、极端节食行为及体重指标,确诊为“神经性厌食症”,属于青少年进食障碍的一种。
治疗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
三个月后,欣欣体重回升至安全范围,月经恢复,对自我的认知趋于客观。母亲感慨:“我们终于明白,她不是‘挑食’,而是在用身体表达内心的痛苦。”
结语:
青少年心理障碍是成长路上的“心灵感冒”,需要理解、科学与耐心。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始终秉持“以儿童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的诊疗理念,融合心理评估、个体与家庭治疗、医学干预于一体,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温暖、系统的心理支持。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被理解、被温柔以待。如果您发现孩子情绪或行为异常,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早一步干预,就是为他们的未来多添一份希望。
关注微信,及时了解医院信息,也可24小时预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