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时间:2025-08-29
问:自闭症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 自闭症,医学上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在儿童早期出现的神经发育障碍。目前医学研究认为,自闭症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主流科学观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因素:这是目前公认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自闭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家庭中已有自闭症孩子,其他子女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可能影响大脑神经元的连接与发育,导致社交、语言和行为方面的障碍。
神经生物学因素:脑影像学研究显示,部分自闭症儿童在大脑结构和功能连接上存在异常,如某些脑区发育过快或过慢,神经信号传递不畅,影响了信息整合与社交认知能力。
围产期因素:孕期和出生时的一些高危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例如:
免疫与代谢因素:部分研究发现,某些自闭症儿童存在免疫系统异常或代谢功能紊乱,可能与症状发展有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自闭症与疫苗接种无关,大量科学研究已证实,麻腮风疫苗(MMR)等常规疫苗不会导致自闭症。同时,自闭症也不是由于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或孩子“性格内向”造成的,它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问题。
问:自闭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 自闭症的核心障碍集中在社交沟通与互动以及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两大方面,通常在3岁前可观察到征兆:
症状轻重不一,因此称为“谱系障碍”,从轻度社交困难到重度语言缺失、行为问题均有涵盖。
问: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在自闭症的评估与干预方面有哪些优势?
答: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诊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精准评估与系统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医院采用“医教家康”四位一体的综合干预模式,由儿科医生、心理评估师、行为治疗师、语言训练师、感统训练师等组成多学科团队,通过国际标准化工具(如ADOS、ADI-R)结合临床观察,进行科学诊断。
治疗上,医院强调早发现、早干预、个性化,提供:
通过系统化、持续性的干预,帮助自闭症儿童最大限度开发潜能,提升生活自理与社会适应能力。
问:能否分享两位患者在该医院接受干预的真实案例?
答: 当然可以,以下是两位自闭症儿童在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接受系统干预的案例:
案例一:小宇(化名),3岁半,中度自闭症伴语言发育迟缓
小宇2岁时被发现不与人对视,叫名无反应,不会说“爸爸”“妈妈”,常独自玩小汽车,反复排列成行,对周围声音异常敏感。经广东六一儿童医院评估,确诊为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
医院为其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每周进行ABA一对一训练,重点提升眼神对视、模仿能力与简单指令听从;开展语言训练,从发音到单词再到短句;同时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触觉防御和前庭觉失调。家长全程参与家庭指导课程,学习如何在生活中进行自然教学。经过一年干预,小宇已能使用简单句子表达需求,开始与老师有互动,情绪更加稳定,已顺利进入融合幼儿园。
案例二:乐乐(化名),5岁,高功能自闭症伴社交困难
乐乐语言发育正常,知识面广,尤其痴迷恐龙,能背出所有恐龙名称,但无法与同学正常交流,常在课堂上突然插话讲述恐龙知识,不懂轮流对话,常因误解他人意图而发脾气。老师反映其“不合群”“固执”。经医院评估,乐乐属于高功能孤独症(原阿斯伯格综合征)。
治疗团队为其安排社交技能小组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他学习理解表情、语气、社交规则;同时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其识别“生气”“委屈”等情绪并学会表达。家长也参与家庭干预指导,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处理人际冲突。经过半年系统干预,乐乐的社交主动性提高,能参与小组讨论并遵守规则,同伴关系明显改善,家长反馈其“更懂得体谅他人”。
问:自闭症可以治愈吗?家长最应该做什么?
答: 目前自闭症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系统、长期的早期干预,大多数孩子可以显著改善核心症状,提升语言、社交、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孩子甚至可以融入普通学校学习和生活。
家长最应该做的是: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是独特的,只要给予正确的支持与关爱,他们同样可以进步、成长,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关注微信,及时了解医院信息,也可24小时预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