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24小时热线:17788748176

媒体报道

自闭症的孩子能恢复正常吗

来源: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9

  

 问:什么是自闭症?它是一种心理问题吗?

答:自闭症,医学上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起源于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并非简单的“性格内向”或“心理问题”。它主要影响大脑在社交沟通、行为模式和感知觉方面的正常发育。

自闭症的核心特征包括:

  • 社交互动困难:缺乏眼神交流、不懂分享情绪、难以建立同伴关系;
  • 语言与非语言沟通障碍:说话晚、重复他人话语、语调异常、不理解手势或表情;
  • 重复刻板行为和狭窄兴趣:如反复拍手、旋转物体、坚持固定路线、对特定物品异常着迷。

自闭症是一个“谱系”障碍,意味着每个孩子表现不同,症状轻重不一。有的孩子智力正常甚至超常,但社交困难;有的则伴有智力发育迟缓。目前医学认为,自闭症与遗传、大脑发育异常、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是一种需要科学干预的生理性疾病。


问:自闭症的孩子能恢复正常吗?有希望“治愈”吗?

答:这是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需要坦诚说明:目前医学尚无法“根治”自闭症,它是一种终身性神经发育障碍。但通过早期、科学、持续的干预,绝大多数孩子可以实现显著的功能改善,部分孩子甚至能接近或达到“正常”社会功能水平,实现生活自理、融入校园、独立工作

关键在于:

  • 早发现、早干预:3岁前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黄金干预期”,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 系统康复训练:采用国际公认的方法(如ABA、结构化教学等),提升语言、社交、认知和生活技能;
  • 家庭深度参与: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治疗师”,家庭环境和支持至关重要;
  • 长期坚持: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与恒心。

许多经过规范干预的自闭症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建立友谊,成年后从事适合的工作,过上独立或半独立的生活。因此,虽然“完全恢复正常”因人而异,但**“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问: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方面有哪些专业特色?

答: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临床诊疗与康复,在自闭症干预领域建立了科学、系统、多维度的综合康复体系。

医院采用“精准评估—分型干预—家校共育—长期追踪”的模式,由发育行为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感统训练师、特殊教育老师等组成专业团队,运用国际通用的评估工具(如ADOS、CARS、ABC等)进行精准诊断。

治疗上,医院推行“医学评估+行为干预+言语沟通+感统训练+家庭赋能”一体化方案:

  • 应用行为分析(ABA):通过正向强化改善问题行为,提升学习能力;
  • 言语与社交训练:促进语言表达、理解及社交互动技巧;
  • 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触觉、前庭觉等感知觉异常;
  • 结构化教学(TEACCH):利用视觉提示帮助孩子理解环境和任务;
  • 家长培训与心理支持:教会家长科学干预方法,缓解养育压力。

医院注重个体化康复计划制定,致力于帮助自闭症孩子最大限度开发潜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问:能否分享两位患儿在该医院接受干预并实现显著进步的真实案例?

答:当然可以,以下是两位孩子的康复经历(已做隐私保护处理):


案例一:小杰(化名),3岁,男孩

小杰2岁时仍不说话,叫名无反应,常独自旋转玩具车轮,对周围人漠不关心,情绪激动时会撞头。家长曾以为“贵人语迟”,未及时干预。

3岁时,经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系统评估,确诊为“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医院立即启动“ABA行为干预+言语治疗+感统课程+家长工作坊”的综合康复计划。

初期,小杰注意力极短,抗拒指令。康复师通过强化物(如喜欢的音乐、小零食)引导,逐步建立“听从—回应—奖励”的行为链。家长也积极参与家庭训练,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沟通引导。

经过一年持续干预,小杰进步显著:能说出简单句子表达需求(如“我要喝水”),开始有眼神交流,能短暂参与集体游戏,刻板行为频率大幅下降。目前已在特教老师辅助下进入普通幼儿园融合就读。母亲激动地说:“以前他像一颗遥远的星星,现在终于开始向我们靠近了。”


案例二:彤彤(化名),5岁,女孩

彤彤性格安静,看似“乖巧”,但语言表达单一,常重复动画片台词,不喜欢与小朋友玩,对衣物标签、灯光闪烁异常敏感,稍不如意就大哭崩溃,曾被误认为“脾气古怪”。

在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深入评估后,发现其符合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特征,伴有焦虑情绪。由于症状隐蔽,长期未被识别,已影响其入学适应。

医院采取“社交故事训练+情绪调节课程+感觉统合治疗+家长心理支持”的个性化方案。通过绘本、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彤彤理解社交规则;使用“情绪温度计”教她识别和表达感受;感统训练则帮助她适应外界刺激。

半年后,彤彤情绪稳定性明显提高,能主动与同学打招呼,参与小组活动,对环境的耐受力增强。家长学会了如何提前预告变化、提供结构化支持。如今她已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正在逐步建立自信与友谊。


问:自闭症孩子未来能过上正常生活吗?家长最应该做什么?

答:能! 虽然每个孩子的发展轨迹不同,但大量案例证明,经过科学干预的自闭症儿童,完全有可能拥有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有些人甚至在音乐、绘画、数学、计算机等领域展现出非凡天赋。

家长最应该做的是:

  • 尽早识别,及时就医:不要等待“长大就好了”,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 坚持康复训练:康复是长期过程,需耐心与恒心;
  • 积极参与治疗:家庭是最重要的康复场所,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 接纳与陪伴:理解孩子的独特性,给予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挖掘其优势与潜能。

在专业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社会的包容下,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有机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将继续以专业与关爱,陪伴每一个家庭走向希望与成长。

关注微信,及时了解医院信息,也可24小时预约医生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共同努力!
专家团队
  • 医生介绍:申昆玲 特聘专家/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副院长 北京儿童医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六一健康快车..
  • 医生介绍:凌先念 特聘专家/主治医师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行为医学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 委员 儿童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 常务..
  • 医生介绍:徐荣谦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中医儿科首席会诊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臣字门学派的第六代传人 六一..
  • 医生介绍:郑毅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本院精神心理学科首席会诊专家 北京安定医院原副院长、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
  • 医生介绍:覃三春 副主任医师 ◆国内首批儿童保健专家 ◆中国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副主委 ◆北京胡亚..
  • 医生介绍:谢主任从事儿科临床与科研近40载,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谢主任先后获国家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
  • 医生介绍:徐建华主任医师 简介: 徐建华,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临床师从著名儿科专家黄明志教授,并在中国中医药大学及儿童医院进修..
  • 医生介绍:司军霞 副主任医师 ◆国家关工委六一健康快车项目专家组成员 ◆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会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