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时间:2025-09-03
读写障碍症的表现——一问一答全解析
(附: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真实治疗案例分享)
Q1:什么是读写障碍症?
A1:读写障碍症(也称“阅读障碍”或“学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在智力正常、教育机会平等的前提下,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理解文字等方面存在显著困难。它并非由于懒惰、智力低下或家庭教养不足引起,而是与大脑处理语言信息的功能异常有关。
读写障碍属于“特定性学习障碍”的一种,若未及时识别和干预,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自信心和心理健康。
Q2:读写障碍症有哪些典型表现?
A2: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略有差异,常见征兆包括:
这些表现往往在小学低年级学习任务加重时变得明显,容易被误认为“不认真”或“笨”。
Q3:读写障碍是智力问题吗?
A3:不是。绝大多数读写障碍儿童智力正常,甚至在逻辑思维、动手能力、艺术创造力等方面表现突出。他们的困难集中在“语言符号的解码与编码”过程,即大脑在处理文字信息时存在特定功能障碍,而非整体认知能力低下。
许多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在绘画、运动、音乐、讲故事等方面极具天赋,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扬长补短。
Q4:读写障碍可以治疗吗?如何干预?
A4:虽然读写障碍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系统的干预,孩子的读写能力可以显著提升,甚至达到同龄水平。关键在于“早期识别、专业评估、个性化训练”。
主要干预方式包括: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在儿童学习障碍领域拥有专业团队,采用“医学评估+心理测评+康复训练+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模式,为读写障碍儿童提供精准、系统的干预方案。
Q5:能否分享一些真实的治疗案例?
A5:当然可以。以下是两位在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接受干预的真实患者案例:
案例一:小杰,8岁,识字慢、阅读常出错
小杰上小学二年级,语文成绩长期垫底,识字量远低于同龄人,读书时经常“张冠李戴”,写作业要花别人两倍时间。老师认为他“不用心”,家长也一度焦虑不已。
在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经专业评估,发现小杰智力正常,但在语音加工、视觉分辨和工作记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确诊为“读写障碍”。医生为其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每日15分钟的语音解码训练、图形-文字配对游戏、节奏朗读练习等,并指导家长采用“小步快走、及时鼓励”的家庭辅导方式。
经过三个月系统干预,小杰识字速度明显提升,阅读错误减少,语文测验成绩从40分提高到75分,最重要的是,他开始愿意主动读书,脸上重现笑容。
案例二:欣然,7岁,写字困难、作业拖延
欣然聪明活泼,但一到写作业就“磨蹭”,写字歪歪扭扭,常把“晴”写成“睛”,“跑”少写“足”字旁,听写几乎每次都不及格。家长反复纠正,孩子却越学越抵触。
经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检查,发现其存在视觉空间感知和精细动作协调问题,结合心理测评,确诊为“书写表达障碍”(读写障碍的一种)。康复师为其设计了“手眼协调训练”“笔画分解练习”“沙盘写字”等趣味课程,并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身体协调性。
两个月后,欣然写字工整度显著提高,作业完成时间缩短,老师也反馈她课堂参与更积极。家长感慨:“原来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她真的‘看不见’那些细节。”
Q6: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读写障碍?
A6: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记住:读写障碍不是孩子的错,也不是家长的失败。在广东六一儿童医院,越来越多的读写障碍儿童通过科学干预,克服学习困难,发挥自身优势,走上自信成长之路。
早一步发现,多十分可能。
关注微信,及时了解医院信息,也可24小时预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