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24小时热线:17788748176

媒体报道

抑郁症躯体化症状表现

来源:广东六一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09

  

 抑郁症也会“伪装”成身体病?——一问一答全面解读抑郁症躯体化症状(附广东六一儿童医院真实治疗案例)

Q1:什么是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它和普通身体疾病有什么区别?

A: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是指患者没有明显心理情绪表达,而是以各种身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抑郁症,也被称为“隐匿性抑郁”或“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往往反复就诊于内科、消化科、神经科等,却查不出明确器质性病变。

这类症状并非“装病”或“想太多”,而是大脑情绪调节系统紊乱,导致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失衡,进而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引发真实的身体痛苦。

与普通身体疾病不同的是:
✔ 多项检查无明确病因;
✔ 症状反复出现,与情绪、压力密切相关;
✔ 常伴随睡眠障碍、精力下降、兴趣减退等“隐形”心理信号。


Q2:抑郁症常见的躯体化症状有哪些?

A:抑郁症的躯体表现多种多样,几乎可涉及全身系统,常见类型包括:

  • 头痛头晕:持续性头部胀痛、昏沉感,多在晨起或压力大时加重,休息后难以缓解。
  • 胃肠不适:反复腹痛、腹胀、恶心、食欲改变(暴食或厌食)、便秘或腹泻,易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
  • 胸闷心慌:感觉胸口发紧、心跳加快,类似心脏病,但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
  • 肌肉酸痛:肩颈僵硬、腰背酸痛、四肢乏力,按摩或理疗效果不佳。
  •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或嗜睡但越睡越累。
  • 疲劳无力:长期精力不足,轻微活动即感疲惫,影响学习与生活。
  • 其他:耳鸣、视力模糊、出汗异常、月经紊乱等。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躯体化症状尤为突出,常表现为“肚子疼不想上学”“头痛请假”“浑身没劲不想动”,容易被家长误认为“娇气”或“逃避学习”。


Q3:为什么抑郁症会表现为身体症状?根源是什么?

A:现代医学认为,情绪与身体通过“脑-肠轴”“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紧密相连。当长期情绪压抑、压力过大时:

  • 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紊乱,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激素失调;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心率、胃肠蠕动、血管舒缩异常;
  • 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加剧身体不适感。

在中医理论中,抑郁症属“郁证”范畴,认为“肝主疏泄,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久而化火或伤脾及心”,导致“气机不畅”引发各种躯体症状。如肝气犯胃则腹痛、肝郁化火则头痛、心脾两虚则乏力失眠。

因此,身体的“痛”,往往是心灵的“呐喊”。


Q4:儿童也会有抑郁症躯体化吗?如何识别?

A:会!儿童抑郁症常不表现为“哭闹”或“悲伤”,而是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尤其在学龄期儿童中更为常见。

家长需警惕以下“危险信号”:

  • 频繁抱怨头痛、肚子痛,但检查无异常;
  • 上学困难,常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假;
  • 食欲明显改变,体重下降或暴增;
  • 睡眠紊乱,做噩梦、易惊醒;
  • 活动减少,不愿参与游戏或体育课;
  • 情绪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

若孩子长期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且心理行为有异常,应考虑抑郁症可能,及时寻求专业评估。


Q5:如何治疗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

A:单纯治疗“身体症状”往往效果不佳,必须从“身心同治”入手。

在广东六一儿童医院,针对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躯体化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干预模式:

  • 西医评估:排除器质性疾病,必要时使用抗抑郁药物调节神经递质。
  • 心理治疗:通过沙盘游戏、绘画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孩子表达情绪,重建认知。
  • 中医调理:辨证施治,使用疏肝解郁、健脾养心类中药;配合针灸、推拿、耳穴压豆,改善睡眠与胃肠功能。
  • 家庭干预:指导家长调整教养方式,改善家庭沟通,减少压力源。
  • 物理辅助:如经颅磁刺激(rTMS)、生物反馈等,调节脑功能。

治疗目标是:缓解躯体症状、识别情绪根源、恢复社会功能


Q6:能否分享一些真实患者的治疗案例?

A:以下是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接诊的两位真实患者案例(已隐去个人信息):

案例一:反复腹痛三年,竟是“心病”作祟

小宇,10岁,小学四年级。三年来反复腹痛,多在上学前发作,伴恶心、食欲差,多次胃肠镜检查均无异常,被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家长带其辗转多家医院,效果不佳,孩子缺课频繁,性格变得沉默。

在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就诊时,医生通过心理评估发现,小宇长期因学业压力大、父母期望高而内心压抑,不愿表达。结合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诊断为“抑郁症伴躯体化症状”。

治疗采用心理疏导+中药疏肝健脾+耳穴压豆调节情绪。两周后,腹痛发作频率减少;一个月后基本消失,食欲恢复,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家长也接受家庭指导,调整教育方式。随访半年,状态稳定,学习成绩逐步回升。


案例二:每天头痛请假,中医帮他找回笑容

小婷,13岁,初中生。近一年经常抱怨头痛,集中在太阳穴和后脑,每天早上起床即痛,必须服止痛药才能上学,严重时直接请假。脑电图、头颅CT均正常,神经科建议“注意休息”。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医生深入访谈发现,小婷因青春期人际敏感、与好友疏远而长期情绪低落,但不敢向父母倾诉。夜间常做噩梦,白天疲惫不堪。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清窍失养”。

治疗以“平肝潜阳、养心安神”为原则,给予中药内服,配合针灸百会、风池等穴位,并开展绘画心理治疗,帮助其表达内心情感。

治疗三周后,头痛强度明显减轻,止痛药使用减少;一个疗程后,基本不再因头痛请假,睡眠质量提升,笑容重现。后续通过心理支持,逐步建立自信,人际关系改善。


Q7:家长如何帮助有躯体化症状的孩子?

A:建议做到:

  1. 不忽视、不责备:相信孩子的痛苦是真实的,避免说“别装了”“坚强点”。
  2. 全面评估: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考虑心理因素,及时寻求心理或精神科专业帮助。
  3. 关注情绪:多倾听,少批评,了解孩子内心压力源。
  4. 营造支持环境:减少学业施压,鼓励兴趣发展,保证充足睡眠与运动。
  5. 坚持治疗:身心疾病需长期调理,配合医生完成疗程。

结语:
当孩子反复说“头痛”“肚子疼”,而检查又没问题时,请不要轻易归为“习惯性请假”或“体质差”。在广东六一儿童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精准评估与综合干预,无数孩子摆脱了“躯体化”的困扰,重新绽放笑容。请记住:身体的疼痛,可能是心灵在呼救——早识别、早干预,才能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关注微信,及时了解医院信息,也可24小时预约医生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共同努力!
专家团队
  • 医生介绍:申昆玲 特聘专家/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副院长 北京儿童医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六一健康快车..
  • 医生介绍:凌先念 特聘专家/主治医师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行为医学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 委员 儿童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 常务..
  • 医生介绍:徐荣谦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 广东六一儿童医院中医儿科首席会诊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臣字门学派的第六代传人 六一..
  • 医生介绍:郑毅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本院精神心理学科首席会诊专家 北京安定医院原副院长、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
  • 医生介绍:覃三春 副主任医师 ◆国内首批儿童保健专家 ◆中国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副主委 ◆北京胡亚..
  • 医生介绍:谢主任从事儿科临床与科研近40载,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谢主任先后获国家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
  • 医生介绍:徐建华主任医师 简介: 徐建华,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临床师从著名儿科专家黄明志教授,并在中国中医药大学及儿童医院进修..
  • 医生介绍:司军霞 副主任医师 ◆国家关工委六一健康快车项目专家组成员 ◆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会员 ◆中..